闽清县委书记孙利:做好、做足、做活“水文章”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

2024-01-24 11:16:52  来源:人民网

主持人:闽清县境内河流众多,近年来先后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省级生态县等荣誉称号。请问闽清县在“精准治水”方面有哪些工作和成效?

孙利:治水兴水事业是“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的生命线工作。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年初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推进全域治水现场会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让闽清大地水更清、河更畅、岸更绿、景更美。

首先,大力推进防洪工程建设,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立足闽清“一江五溪”,为全流域水治理开出“良方”,先后争取上级水利资金20多亿元,实施闽江防洪工程梅溪段、梅溪流域河道整治和万里安全生态水系等项目,新建防洪堤15公里、生态护岸129公里,河道综合治理110公里,建成空间管控有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沿河景观自然协调、文化底蕴独具特色的美丽河流,确保行洪畅通,筑牢安全网。

其次,打响闽江水环境攻坚战,共同守护一江碧水。闽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水口库区位于闽江的中上游,目前的主要污染来自库区养殖。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到闽清现场推动闽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实施百日攻坚行动,闽江闽清段网箱养殖面积从25万平方米缩减到目前的5万平方米。我们争取再利用半年时间全部清理完毕,切实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第三,深化“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全力打造山水之城。我们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六清一改”行动,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开展以来,闽清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再现山川秀美、白鹭纷飞、鱼儿欢歌的美好景象。

闽清县委书记孙利:做好、做足、做活“水文章”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福州市闽清县委书记孙利做客人民网福建演播室。人民网 陈永整 摄

主持人:闽清县率先在全省实现信息化治水,请问在“智慧治水”管河护河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孙利:近年来,我们着力治管并重,充分发挥数字在治水管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信息治水,推动“人防”治水向“数字”管水转型,走出了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智慧治水”新路子。“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获评全国智慧水利与河长制优秀项目二等奖。

首先,着力打造“数字大脑”。我们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立起“全程监测、分析数据、解决问题”三大体系,监测体系为“眼”,用于发现问题;平台数据为“脑”,用于分析问题;自动化系统为“手”,用于解决问题,实现全水域“一张图”管理。

其次,不断深化“联动治水”。我们以“河长制”为抓手,依托“智慧治水”平台,整合各部门与镇村力量,构建多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信息共享、统一管理的三级网格监管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第三,持续推进“网上巡河”。我们对全县主要流域重点区域实行全覆盖监控,通过“千里眼、顺风耳”进行24小时不间断“网上巡河”“网络晒河”,实现“天上看、云端管、地上查、智慧治”,从而大大提升了河湖监管水平和效率。

闽清县委书记孙利:做好、做足、做活“水文章”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福州市闽清县委书记孙利接受人民网专访。人民网 陈永整 摄

主持人:我们经常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那么闽清县是如何做的?

孙利:山因有水而更显青翠,水因有山而更显灵动。这些年,闽清县坚持以水为媒、以产兴水,念好“山水经”,画好“山水画”,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发展的特色之路,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

我们通过用好“水资源”,共建美好山水城。我们持续打造七叠温泉、黄楮林温泉、大明谷温泉“三大温泉”,发展壮大温泉康养文旅产业集群,不断擦亮“中国温泉之乡”金字招牌。我们利用闽清丰富的山水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了“心上莲”“云溪漫谷”“橄榄湖小镇”“小丫村”“九野小镇”“瓷天下”等六个乡村振兴样板,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看得见的经验,不断推进乡村振兴。

我们通过发挥“水效益”,发展闽江经济带。闽江水口水电站建成以来,累计发电量超1600亿千瓦时,为全省的绿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21年10月,总投资27亿元的水口坝下工程投入使用,使闽江千年“黄金水道”重新通航,推动了闽清从“沿溪向江”走入“沿江向海”时代。

我们通过深挖“水文化”,打造旅游新线路。以“山—水—城”为轴,沿闽江、梅溪发展带,串联“沙滩—码头—民宿—酒店”,打造了滨水空间、梅城印记、闽江乐游、南山印象“四张名片”,形成全民共享的登山瞰江生态图景。

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闽清县将坚持以水美村、以水安民、以水兴业,做好爱河护水、智慧治水、产业兴水“三篇文章”,融入都市圈、建设山水城,全力绘就水晏河清、生态宜居的新画卷。(陈欢欢 兰志飞 陈永整)

【责任编辑:钟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