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福州内河 幸福看得见

2023-09-10 08:19:50  来源:福州日报

44条黑臭水体消除黑臭、115条河道建成开放、打造50.4公里“水上福道”……

畅游福州内河 幸福看得见

畅游福州内河 幸福看得见市民游客乘坐游乐龙舟畅游白马河。记者 陈暖 摄

新闻回放

西湖水变清了,习惯抽湖水清洗公园的工人们不再抱怨清洗过后手会长红斑;喜欢天天到水上捞“水红虫”(孑孓)养金鱼的人也不来了;水蛇、小虾、蟛蜞等水生物重新回到西湖安家落户;客流量也相应增多了。今年国庆期间每天都达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5~0.7万人次。

如今的西湖,水面上再难见到水下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水泡。湖水的透视度有了明显提高,由5厘米上升到了30~40厘米。

——摘自《福州日报》1998年10月5日《西湖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报道

畅游福州内河 幸福看得见《福州日报》1998年10月5日《西湖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报道。

长堤卧波,垂柳夹道,风景如画的西湖公园,留下市民陈铭儿时的美好回忆。如今,公园里串起有福之州山水之美的精品游线,已成为陈铭一家三口的“最爱”。

时光回到25年前,面对城市快速发展及人口增长导致的西湖水环境污染问题,一场清淤与引水治污的“战役”随即开打,改善了西湖水体的黑臭状况,让这颗“园林明珠”以全新模样出现在市民眼前。

如何让西湖更美丽、水色更宜人?翻开《福州日报》,一篇篇报道,记录下福州久久为功推进西湖水质保护提升,努力把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的点滴实践。

2001年,围绕“清淤、截污、引水、管理”总体思路,福州对西湖进行了首次机械化清淤和系统化截污,沿湖截污渠与北湖岛附近沉淀池“服役”至今,有效拦截了入湖的泥沙等杂质。

2017年,在对周边管网及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的基础上,违建拆除、雨污分流、沿河截污、管网修复、湖体清淤及推流活水的综合整治全面展开。

今年4月29日,“西湖—白马河—东西河”游线正式开通,这条全长约6.5公里的“水上福道”,是福州市首条实现湖与河相连互通的航线,牵起山水之城的生态美与人文味。

如今,在双河长制与“河长日”的护航下,日常巡查排查、排水设施常态化维护管养、水质水位精准调度以及一场场“6+X”日常监督联席会议,让西湖的长效管养时时在线。目前,西湖水质主要指标可稳定保持在地表四类水标准,周边环境进一步提升,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会客厅”。

“城在山水中、人享山水乐”,从“根治”西湖到全域治水,福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个个换“新装”、增“颜值”、提“气质”的升级行动,让幸福“山水画”全城遍览。

突破就河治河、就黑臭治黑臭、就水治水,福州本着“症状在水中、根源在岸上、核心是管网”的整治思路,实施“一千零一夜”的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实现内河治理、污染源治理、排水管网排查修复、污水厂提标扩建等全面统筹。7个PPP模式水系包,清淤295万立方米,建设了260公里沿河截污管、80座调蓄池。

2017年底,城区44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福州荣获首批“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称号,“福州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创新机制”等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被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推广。

福州兴水文章同样精彩。聚焦充分挖掘内河文化、旅游、休闲和娱乐的综合功能,打响福州特色文旅品牌,2021年11月,福州水务文旅公司正式成立,负责开发、建设、运营福州的内河、湖面旅游资源。

以“水要连、船能通,有故事可讲、有景可看”为规划目标,从“西湖—白马河—东西河”游线,到晋安河—光明港游线,再到晋安湖、琴亭湖、流花溪等水域,50.4公里内河航线串山连水,成为“水上福道”,让人尽情感受闽水千年的历史韵味与历史文化名城的醉人风情。

115条河道建成开放,总长度超过250公里,加上500多公里沿河绿道、379个串珠公园、5000多亩滨河公园绿地,人人可游幸福河湖。

见证者说

“以前一提到内河,不少市民都连连摇头,经过河边都会快步离开。20多年坚持不懈地治理,终于让一条条水系‘脱胎换骨’,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这在当时根本无法想象。”谈及福州内河,市内河管理处高级工程师吴健瑜感慨不已。

1992年起,吴健瑜就扎根内河整治一线,作为内河整治指挥部的技术指导员,她负责的第一个项目是晋安河清淤工程。如今,晋安河已是福州内河游的“网红”游线。

从最初的清淤、补水,到后来的“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综合施策,20多年的摸索与进步,让福州内河实现从河面水质到岸边环境的整体蝶变,也积累出一套宝贵的治水经验。

“我很荣幸,自己不仅是一名见证者,更是一名参与者。”吴健瑜说,作为“内河人”,他们将继续努力提升福州的内河水环境,守好榕城值得骄傲的绿水青山。(记者 孙漫)

【责任编辑: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