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正当时 守护闽江的碧水清波

2023-03-31 20:09:07  来源:中国经济网

闽江,福建的第一大河,流域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流经全省70%的设区市、45%的县(市、区);它是名副其实的福建母亲河,保障着全省40%经济总量的用水需求和1/3人口的饮水安全。因此,加强闽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数字经济先行者,福建积累了创新领跑的深厚底气。今年3月,福建省水利厅、财政厅在全国率先启动《福建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正向激励实施方案(试行)》,其中明确指出对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一次性资金奖励,资金主要用于河湖巡查、设施维修养护、河湖监测监控、河长制信息化平台建设等。短短几行字便透露出在河湖治理中,数字化应用已在河湖治理过程中成为愈加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源头覆盖 数字升级精准护河

作为闽江的发源地,三明全力呵护源头的河流湖泊(水库),亦是创新河湖治理的排头兵。去年,三明河长制指挥管理系统荣获2022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鲲鹏赛道全国第三名。

自2018年3月起,三明建立全市统一的河长制指挥管理平台系统,覆盖全市12个县、市、区的167条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和22个湖泊(水库)。据悉,三明市河长制数字指挥平台能整合现有各种基础数据、监测数据和监控视频等信息,并对接水利、生态环境、住建、农业农村等成员部门数据系统,实现对沿河沿湖道路、河流汇入口、企业排污口、重点河段等部位的24小时监测,及时、精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不仅如此,通过三明市网上公共服务平台——“e三明”,公众也能在线上了解到河长制数字指挥平台的工作情况,为河湖管护多了一双“慧眼”,让管护河湖的各级责任主体在“聚光灯”下履职。同时,公众可随时通过“e三明”的“随手拍”功能,上传河湖污染问题照片,并实时查看问题解决进度,真正实现了由“政府治水”向“全民治水”的转变。

2022年,三明完成河长制指挥管理系统二期提升项目,建立融合河长巡查、水文气象、天空地互联感知等数据一体的河长大数据平台,实现市、县、乡三级信息同步、协同工作和联动办理,真正做到“智慧管水、智慧管人、智慧管事”。

如今的三明,全市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98.2%,其中,优质水比例为90.9%,同比提高9.1个百分点,为滔滔闽江守好了碧水源头。

服务一线 “智慧湖泊”治水先锋

打造一方“智水”,幸福涌流千万家。位于闽江流域中部的宁德多年来致力于高质量推动数字水利建设,不断出新,率先投用数字河湖平台。2021年,宁德河湖管理信息平台创新升级迭代,搭建“河湖管理专业工具”,让基层用起来,服务一线河长。

早在2018年,福建省就已着手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宁德市古田县被列为试点地区。“翠屏湖是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也是福建省东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对闽江水口水库库区水质具有重要的保障和调节作用,提升翠屏湖及入湖流域水质尤为重要。”修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古田县通过创建全省首个“智慧湖泊”管理平台,让闽江支流古田溪上的翠屏湖水清岸绿景美。

据了解,“智慧湖泊”管理平台包括翠屏湖水质监测平台、智慧河湖长平台两大子系统,集可视化、专业化、多功能应用于一体,实现了数据可视、结果可用。其中,翠屏湖水质监测平台共设置了20个地表水和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站点,断面监测数据量由每月4个增加到2190个。20个地表水监测站点,广泛分布于翠屏湖周边6个乡镇(街道)17条流域。实现了全天候、全年完整周期监测,形成全方位的翠屏湖流域水质监测网络。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智慧湖泊”管理平台将与环翠屏湖流域水环境生态保护综合管理有机衔接起来,与当地水利、发改、住建、城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合作共享监测数据和预警预报信息,真正实现湖泊保护的综合化、智能化管理。为闽江流域内的众多湖泊打好了“数字化样板”。

系统结合 数字孪生成效显著

正着力打造全国数字应用第一城的福州,护河爱水的路上又怎会缺少“智慧”元素!如今,福州正大力构建数字孪生流域,对库、湖、闸、站等水系要素进行智能化提升改造,提升河湖水系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监测、调度、管理水平,形成城区内河“一网多片”、闽江流域“一线多点”的数字孪生总体布局。

2022年11月,通过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中期评估。地处闽江入海口口南岸的长乐区打造了福建省内第一个县域数字孪生流域,第一个成员单位全程介入的智慧河湖系统,第一个针对全域的“四乱”问题卫星监测,第一个无人船巡河场景。

“以前专管员巡河要带上一沓表格,边走边填边拍照。现在,遇到不能解决的状况,及时通过手机APP汇报到系统平台,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长乐区河长办综合协调组组长王桦说,这一变化,得益于长乐区智慧水利系统的全面启用。长乐区智慧水利系统(一期)工程总投资998万元,基于水利部整体规划,结合长乐区水利现状,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包括“智慧河湖系统”“数字驾驶舱”“水灾害防御”“智慧河湖系统APP”四个部分。

截至目前,长乐区83名河道专管员巡河总计103228次,有效巡河数据103228条,巡河有效率达100%;累计上传巡河事件2783件,办结巡河事件2783件,办结率100%,有效提升了河长巡河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实现水利业务的在线化、流程化、协同化、智慧化。

从闽江源所在的三明开始,一路向东,经过中游的宁德,再到闽江入海口所处的福州,数字化管理在这些地市熠熠生辉,实现着一项又一项“样板工程”,不仅是体现福建河湖长制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的创新之举,更是展现闽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全流域、全天候,守住福建经济发展的生态底色。(叶威 周小容)

【责任编辑:马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