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区委书记张帆:坚持“三问于民” 一体推进治水、治产、治城

2024-01-12 10:36:47  来源:人民网

主持人:福州市长乐区推行了河长办和乡村振兴合署办公,这在福州市是独创,请问这一做法在机制上有哪些亮点?

张帆:2020年起,我区河长办和乡村振兴办在区委统一指挥调度下进行合署办公,进一步优化人员配置、实现资金开放共享,并发出“1+1>2”的治理效能。在这个框架体系下,我们重点抓了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常态督查。根据全域覆盖、精准划片的原则,成立了洞江湖、东湖和闽江口片区3个督导组,创新实行日督查、周督办机制,督导组常态化下沉暗访,将发现问题逐一清单化、项目化、责任化,全面督促完成河湖“四乱”、排污等问题整改1755宗。

二是双向考评。科学设置考核评价体系,将督查督导等工作情况纳入“项目攻坚增效年”等考评结果,与资金奖补、干部考核紧密挂钩,每月通报排名靠后、整改滞后单位,合理拉开奖惩等级,实行正向激励、末位约谈,真正实现干好干坏不一样。

三是典型示范。常态化开展“亮晒比学”活动,在景观提升、岸线改造等一线搭建舞台,定期组织镇街现场观摩学习,以典型示范带动培育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提升村104个,先行先试河长办和示范河道等标准化建设,在全市率先融入水质检测、智慧水利调度等功能,评选打造了13个河长制主题公园、35条示范河道。

长乐区委书记张帆:坚持“三问于民”  一体推进治水、治产、治城福州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长乐区委书记张帆做客人民网福建演播室。人民网 陈永整 摄

主持人:除了合署办公以外,长乐区在河湖治理工作上还有哪些创新做法?

张帆:除合署办公以外,针对调研发现的水系治理界限不明、局部治理等问题,长乐区全面打破管水治水地域边界,创新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推动上下游联动、协同化治理。

实施过程中,我们从乡村振兴奖补资金中单列40%作为水质补偿资金,在镇街水系交接断面设置29个监测点,将Ⅲ类水质设定为补偿基准,综合考虑上游入境、污染外流等因素,科学划定6大补偿情形,按照“谁超标谁付费,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奖“好水”罚“差水”,生态补偿资金以季度结算,专款专用于水环境治理、监管及水源地保护等工作,推动上下游既互相监督、又协同联动,形成“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管水治水氛围。

长乐区委书记张帆:坚持“三问于民”  一体推进治水、治产、治城福州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长乐区委书记张帆接受人民网专访。人民网 陈永整 摄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长乐的数字基建一直走在福建前列,这一优势在全域治水工作中是如何体现的?

张帆:作为数字福建建设代表队的先锋,长乐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新基建体量占全省一半以上,数字应用场景已经渗透到长乐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更加注重数字赋能精准治理,积极整合产学研、政金企等多方资源,联合域内联通东南研究院,投资998万元,打造了全省首个县级智慧水利系统,依托卫星遥感影像分析、无人机无人船巡河技术,推出智慧水利感知网络、智慧水利大脑等数字运用场景,构建起“水陆空”立体化巡查网络,实现全域257条河道“一张图”全覆盖监管。

主持人:2022年,长乐区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位列全市第一,您认为,抓好河湖治理工作的秘诀和关键是什么?

张帆:河湖治理,落脚点在于“治”,离不开党组织领导下的协商共治,关键要在党建引领、多元参与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今年以来,长乐区结合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五大工程”,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不断提升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

以鹤上新览村为例,新览村通过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创新实施党建引领“五力并举”工作法,以群众看得见的“点”为切入,深入开展“龙潭晓瀑”景区规划,推行镇河长“周巡河”、村干部“日巡河”工作机制,每周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景区沿“线”综合整治,完成龙溪生态驳岸、景观提升等项目,新览村至景区全线“焕然一新”。在此基础上,新览村积极围绕“水生态”发展“水经济”,通过盘整生态河岸旁的闲置蘑菇房,引入专业旅游公司,打造了新览文化创意园、“招贤里乡厨馆”等特色品牌,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主持人:接下来,长乐区还将从哪些方面推进全域治水工作?

张帆:下一步,长乐区将结合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紧扣“十六字”治水方针,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全域治水“七大行动”为载体抓手,统筹推进好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治理工作,更高水平打造幸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一是坚持项目化推进,深化“水美长乐”三年行动,推进智慧水利系统二期建设,有序启动“三库一洞四河一溪”等水安全工程,完善提升现有污水收集处理体系,以项目支撑推动全域治水走深走实。

二是坚持全民性参与,让群众成为管水护水“主角”,持续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用好“三问于民”工作法,从群众身边的“小微水体”等入手,再打造5个河长制主题公园、17条示范河道,让群众共享治理成果、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坚持水产城同治,在复制推广长安村、新览村等“水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用好我们滨海、湿地等特色资源,稳步推进闽江河口湿地申遗,擦亮“最美湿地”“美丽海湾”等特色品牌,加快打造集生态、旅游、景观等于一体的滨江滨海文旅带,实现治水、治产、治城一体推进。(陈欢欢 兰志飞 陈永整)

【责任编辑:钟培培】